- · 《生态毒理学报》征稿要[09/01]
- · 《生态毒理学报》投稿方[09/01]
- · 《生态毒理学报》数据库[09/01]
- · 《生态毒理学报》栏目设[09/01]
- · 《生态毒理学报》刊物宗[09/01]
苏州大学最好的专业是哪个(毒理学sci期刊)(3)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三、以“新医科”为基础的医学交叉学科发展的需要 医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医学科
三、以“新医科”为基础的医学交叉学科发展的需要
医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医学科学的发展及与其相关的其他学科发展均需要互相借力,融合交叉才能产生出更有益的知识和成果。
高校开展与医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建立自己的医学院;另一条途径即相关高校与医学类高校合作,共同进行研究。目前看来,选择前一途径的比较多。
就在2018年,国家为主动适应科技发展的变化,将“新工科”正式扩容为“四新”,即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而教育部也紧接着提出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重点强调“四新”建设。
其中,对“新医科”理念支撑下的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要紧密结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变革,以及以合成生物学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变革,推进医学领域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及相关交叉学科的发展。此时,综合性大学及部分医学院校先行先试,充分结合自身的学科基础和优势,或吸收医学院和医院成立自己的医学院,或与其他高校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创新科研。
以医工结合为例,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目前属于医学类专业,但授予的是工学学位,是典型的医工结合交叉专业。根据去年的本科专业新增目录发现,仅2019年新增的智能医学工程培养点就增加了北京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等16个招生点。
这就说明从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发展及国家战略来说,双一流大学或综合性大学建立医学院也是必须的。
四、医学教育培养模式的发展变化需要综合性大学来共同培养医学生
众所周知,医学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有人才培养周期长、实践性较强、需要深厚的自然、生物科学知识做支撑、需要宽广的人文社会知识来涵养。目前国内高校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八年一贯制的本博连读、“5+3”本硕连读及五年制。大家都知道,五年制的培养较前面两种的培养质量有较大的差距,这是因为医学必须是精英教育,必须经过一个较长周期的深入学习才能达到基本的要求。
当前80%左右的医学院校培养五年制的医学人才,依靠的是相对薄弱的基础医学院和人文类学院来深厚学生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背景,许多学校较综合性大学的实力相去甚远,培养出来的人才基础创新动力不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薄弱。
以协和医学院为例,近几年开始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自己的医学生,除了强强合作外,就是想借助清华大学深厚的学科基础来助力医学生的培养,使协和的学生更拔尖、更出众。双一流大学和部分综合性大学同样是滋养医学生的“肥沃土壤”,成立医学院来培养医学人才同样无可厚非,无论是对国家、对学校还是对社会和学生都是百益而无一害的。
五、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国力的需要
我国当前在各个领域都在大力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同样,高等教育也不例外。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顶尖高校通过发力医学来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条途径,而各类医学院或医院合并入这些顶尖高校后,实力也会大大增强,强强联手后,势必会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进而提高在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
当然,双一流高校医学院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盲目跟进的,必须在学校学科发展的大力需要下,在为推动医学教育和科学发展的强大责任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合作单位的医疗、教学、科研等综合实力,真正做到医教研协同发展,才能有所成功。相信在未来,在这些学校的努力下,质疑的声音将会越来越少,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强。
esi心理学是什么意思?
、ESI是汤森路透基于SCI(科学引文索引)和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ESI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国家/地区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之一。ESI设置的22个学科为: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经济与商业、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数学、综合交叉学科、物理学、社会科学总论、空间科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免疫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植物学与动物学、药理学与毒理学。
文章来源:《生态毒理学报》 网址: http://www.stdlxbzz.cn/zonghexinwen/2022/1221/2081.html
上一篇:生态毒理议论文的写法(生态批评理论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