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同步辐射射线荧光和吸收谱技术在环境汞污染研(4)

来源:生态毒理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4 水稻中硒和汞分布蓄积的SRXRF成像分析[32]注:a,Hg暴露下水稻根尖Hg分布;b,Hg和Se暴露下水稻根尖Hg、Se分布;c,Hg暴露下水稻叶子Hg分布; d,Hg和S

图4 水稻中硒和汞分布蓄积的SRXRF成像分析[32]注:a,Hg暴露下水稻根尖Hg分布;b,Hg和Se暴露下水稻根尖Hg、Se分布;c,Hg暴露下水稻叶子Hg分布; d,Hg和Se暴露下水稻叶子Hg、Se分布;e,Hg暴露下稻米的Hg分布;f,Hg和Se暴露下稻米Hg、Se分布。Fig. 4 SRXRF imaging of Hg and Se in rice plant[32]Note: a, Hg distribution of rice root tips exposed by Hg; b, Hg and Se distribution of rice root tips exposed by Hg and Se; c, Hg distribution of rice leaf exposed by Hg; d, Hg and Se distribution of rice leaf exposed by Hg and Se; e, Hg distribution of rice exposed by Hg; f, Hg and Se distribution of rice exposed to Hg and Se.

图5 SRXRF/XANES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研究土壤-水稻体系中硒汞拮抗作用的机制[39]Fig. 5 Mechanism of Hg and Se interaction in the soil-rice system studied by SRXRF/XANES combined with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techniques[39]

另外,Meng等[41]利用SRXRF发现Hg、Cd、Se、Mn、Cu、Zn等元素主要蓄积在稻米的果皮和糊粉层,同时结合SRXAS技术探知稻米中无机汞主要以跟半胱氨酸或植物螯合肽的结合形式而存在,推测甲基汞主要以与半胱氨酸等结合的形式存在于金属蛋白质中。Xu等[42]利用SRXANES结合HPLC-ICP-MS技术对甲基汞暴露的水培水稻整体植株进行分析,通过对SRXANES谱图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发现,甲基汞暴露水稻根和茎叶组织中存在大量无机汞化合物,该实验结果提示该品种的水稻体内可能存在一种甲基汞去甲基化的途径。

3 总结与展望(Summary and outlook)

由于汞本身具有高毒性、易迁移蓄积、易吸附和不易降解等特点,一直以来对于环境介质,例如大气、土壤和水, 中汞及农作物组织中汞含量及形态的分析,不管是样品前处理过程还是分析方法的建立及仪器分析都有很高要求。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和X射线吸收谱是目前最有效的微观成像、元素成分分析的检测手段之一,且因其独特的检测优势,在环境科学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同步辐射分析无需复杂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可直接对土壤、水和植物组织等介质进行原位无损分析,从微观层面如分子结构、价态、键长、键角等到宏观元素分布分析都可以实现,弥补了常规仪器测汞的一些弊端,为环境、农产品汞污染生态毒理评价、污染修复和治理等提供快速准确的分析手段以及有力的实验证据。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同步辐射技术在环境汞污染检测分析方面也有其固有的缺陷性,例如检出限不够低、光斑尺寸仍相对滞后于高分辨研究发展的需要、较难分析部分敏感样品,如造成动植物组织的辐射损伤等。因此,进一步提高新一代光源的性能和稳定性,获得更高亮度及更小尺寸光斑,既符合研究需要也是大势所趋。此外,新型能量探测器的改进以及研制有望进一步提高同步辐射光对于汞分析检测的分辨率和灵敏度。总之,随着科研人员对于环境及生物体汞污染研究手段要求的提高和对于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和吸收谱技术的深入了解和广泛应用,结合常规汞分析仪器的实用,这必将使得同步辐射技术在环境汞污染的生态毒性、动植物汞生理毒性评估方面呈现出更大的优势,提高环境汞污染评估水平。

[1] 刘思妹, 朱毅, 郝睿. 国内外汞污染现状及管理措施[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4(s2): 290-294

Liu S M, Zhu Y, Hao R. Status of mercury pollu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ts management measure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s2): 290-294 (in Chinese)

[2] 于建国. 我国汞污染防治现状和发展趋势[J]. 化学工业, 2010(S1): 40-42

Yu J G. Status quo of China mercury emission control and development trend [J]. Chemical Industry, 2010(S1): 40-42 (in Chinese)

[3] Li P, Feng X B, Qiu G L, et al. Mercury pollution in Asia: A review of the contaminated sites [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9, 168(2-3): 591-601

[4] 王娅, 李平, 吴永贵. 万山汞矿区大米汞污染及人体甲基汞暴露风险[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5): 1396-1401

Wang Y, Li P, Wu Y G. Mercury pollution in rice and related risk of human methylmercury exposure in Wanshan mercury mine [J].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15, 34 (5): 1396-1401 (in Chinese)

[5] Feng X, Dai Q, Qiu G, et al. Gold mining related mercury contamination in Tongguan, Shaanxi Province, PR China [J]. Applied Geochemistry, 2006, 21(11): 1955-1968

[6] 刘晔, 柳小明, 胡兆初, 等. ICP-MS测定地质样品中37个元素的准确度和长期稳定性分析[J]. 岩石学报, 2007, 23(5): 1203-1210

Liu Y, Liu X M, Hu Z C, et al. Analysis of accuracy and long-term stability of 37 elements in geological samples by ICP-MS [J].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007, 23(5): 1203-1210 (in Chinese)

文章来源:《生态毒理学报》 网址: http://www.stdlxbzz.cn/qikandaodu/2021/0709/1569.html



上一篇:四环素类兽药的环境行为及其生态毒理学研究进
下一篇: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生态毒理及其微生物降解

生态毒理学报投稿 | 生态毒理学报编辑部| 生态毒理学报版面费 | 生态毒理学报论文发表 | 生态毒理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