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的源起内(2)

来源:生态毒理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与文化自信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与文化自信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的文明古国,只有充分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的长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5]。 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丰富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我们应当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坚持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

面对当前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 各式各样的文化通过不同渠道影响人们的生活, 不同文化带来的冲击稍不注意就容易引人误入歧途,“文化自信绝不是凭空喊出来的,文化自信来自于文化自觉自知,来自于笃行实干,来自于开放包容”[6](41-42)。 只有强化对文化的辨别和鉴赏能力,坚持文化自信,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增强对错误观点的辨识和抵御能力。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知识。 想要借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和谐观,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认知并理解古代社会历史中优秀的生态知识和实践。 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生态价值观要融会贯通, 梳理国家历史文化中有哪些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途径多种多样,理论学习上可借助课堂教学,在多学科间融入生态价值观教学,注重以历史逻辑线为引导,从不同历史背景的不同学派进行分析,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穿插进行对应历史背景下的生态价值观教学。 借助阅读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从诗词、 小说中体悟古代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举措,并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反思今天的人们应该以何种姿态面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借助对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风俗的认识与了解, 认识古代民间保护自然的方式方法, 分析传统道德约束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选择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部分,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

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不论是对历史文化课程的学习还是对古代经典文学的阅读,都要避免“浅尝辄止”,要深入学习、系统学习,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和谐观中得出独有的见解,并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转化为实际行动,用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指导社会实践。在古代传统道德中, 部分内容对于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不再适宜,不可“一刀切”学习,需要与现实实际情况密切结合,找到最佳结合点,达到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最佳效果。

尊重文化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间的对话。 “将本土与外来共同融汇于面向未来的价值共建共享中。 在价值观建构中,总有一些价值思想和观念是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的, 中华的价值文明与世界各国的价值文明一道,共同汇聚成面向未来的价值结晶,为全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7](136-13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对外文化交流的案例,都从侧面反映了古代社会重视文化交流与沟通, 以包容的心面对多元文化。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既要从传统中继承优秀的生态和谐观,又要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状况、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多交流、多对话,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价值观,主动学习西方国家正确的、适宜我国本土发展的生态价值理念。

三、传承与创新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

“办好思政课事关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 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解决,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坚持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8]。 培育有道德、有素养的新时代大学生,要特别注重氛围的营造,推动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要多形式、 多样化地培育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使学生主动投入生态价值观培育中,将所学践行于自身生活中。 新时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创造性地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价值观,树立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生态价值观。

文章来源:《生态毒理学报》 网址: http://www.stdlxbzz.cn/qikandaodu/2021/0619/1484.html



上一篇:浅析道路景观设计以株洲市枫江路景观设计为例
下一篇: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生态环境发展路径研究

生态毒理学报投稿 | 生态毒理学报编辑部| 生态毒理学报版面费 | 生态毒理学报论文发表 | 生态毒理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