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浅析道路景观设计以株洲市枫江路景观设计为例(2)

来源:生态毒理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5.1 路幅内 综合考虑周边相交道路树种选择特点,天池路(行道树——水杉、绿化带——香樟)、沿江路(行道树——香樟),本次项目范围行道树种选用

5.1 路幅内

综合考虑周边相交道路树种选择特点,天池路(行道树——水杉、绿化带——香樟)、沿江路(行道树——香樟),本次项目范围行道树种选用香樟(常绿树种)。人行道4m 宽,保证最窄人行宽度1.5m 以上,树池采用生态树池做法,栽植地被,收集来自路面的雨水,减少和净化雨水径流、补充地下水。

设施带以枫香(落叶树种),中层花灌木为紫薇、木芙蓉,下层地被选择鸢尾、南天竹分段式种植,吉祥草收边。常绿与落叶结合,打造林荫绿道,同时实现四季有景的季相变化;配置出高、中、低的层次,使空间更灵动,赋予自然的节奏。

人行道采用黑灰彩色透水混凝土铺砌成流线型,视觉上形成动感,同时区别于行车带。

5.2 建筑后退缓冲带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致力于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绿荫空间,为行人和周边住户提供一个户外休闲和放松的去处。

贯彻海绵理念,设置人行道侧石与后退绿地平齐,便于后退绿地收集无法径流的多余雨水。

后退绿地中采用旱溪+花径的形式“类生态湿地”,深度控制在200~500mm,利用微地形的打造,以及游道的走线,自然式的植物配置方式,营造丰富惬意的休闲空间。

道路交叉路口及后退绿地重要节点设置景观点,或休闲观赏或健身体验,设置休闲座椅、观景平台,健身小广场,丰富的植物组团。景观节点从参与方式来看分为两种类型,观赏型和体验型。

观赏型景观节点主要通过绿化、海绵体(雨水花园)、景观小品等措施美化道路环境节点,形成重要驻足点。

体验型景观节点设置健身器材、休息座椅等,彰显生活气息,为游憩、健身、观赏等功能的街头绿地或口袋公园。

学校路段结合交叉路口,设置树阵广场,提供舒适的林下活动场所;设置停车位,舒缓高峰期停车压力;外侧增加绿化景观层次,打造林荫停车带。

5.3 植物的选择

(1)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品种。

乡土树种,不仅成活率高,同时还能引起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但是为增加物种多样性及丰富道路绿化景观,提倡适当搭配引进品种。

(2)丰富道路季相、色彩、层次。

利用丰富的植物品种,形成乔、灌、地被为一体的植物景观。根据不同植物在树形、叶形、花果、色彩等方面观赏特性的不同,以及统一植物在不同的季节的色相变化进行巧妙搭配,使其特性在不同的环境中得以充分展现,以创造出丰富的植物景观。

(3)适量选择耐短期潮湿积水植物品种。

后退绿地主要树种:

(1)常绿乔木:香樟、柚子树、杜英、桂花树等。

(2)落叶乔木:枫香、无患子、栾树、银杏、水杉等。

(3)亚乔:紫玉兰、鸡爪槭、紫叶李、日本晚樱、碧桃等。

(4)灌木:紫薇、木槿、花石榴、火棘等。

(5)花卉、地被:南天竹、绣线菊、木本绣球花、丰花月季、肾蕨等。

(6)耐水湿水生植物:鸢尾、彩叶美人蕉、千屈菜、黄菖蒲等。

(7)多年生观赏草本植物:吉祥草、狼尾草、细叶芒、乱子草等。

6 总结

道路景观反映了城市的个性和发展状况,同时也可以体现了对居民的人文关怀。在进行具体设计时应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及周边情况优化配置,发挥景观在美化及保护环境中的作用。

[1]陶岚.浅析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河南建材,2013(2):97-99.

文章来源:《生态毒理学报》 网址: http://www.stdlxbzz.cn/qikandaodu/2021/0619/1483.html



上一篇:山区主干路景观绿化设计以大横琴山隧道工程为
下一篇:文化自信视域下大学生生态价值观培育的源起内

生态毒理学报投稿 | 生态毒理学报编辑部| 生态毒理学报版面费 | 生态毒理学报论文发表 | 生态毒理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