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土壤污染生态修复实验技术(2)

来源:生态毒理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8 建立土壤修复安全评价标准 确定修复基准,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建立包括环境化学、生态毒理学评价检测指标体系在内的完备的修复后污染物风险评

  8

  建立土壤修复安全评价标准

  确定修复基准,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建立包括环境化学、生态毒理学评价检测指标体系在内的完备的修复后污染物风险评估,是污染场地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估土壤修复效果及其生态安全性的需要。由于土壤污染类型的多样化和污染场地的复杂性,需要针对性地发展场地修复的评估方法与技术。此外,评价标准还需要对运行费用标准和处理达标要求给予明确规范,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处罚规章制度与条例,对达不到处理法定目标要求的,给予责任处罚的量化处理规定。

  作者简介

  王友保,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生态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高级土壤修复工程管理师、高级环境治理工程管理师。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其他研究项目近20项,主要从事环境污染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修复、生态规划与设计等研究工作。

  本文摘编自《土壤污染生态修复实验技术》一书前言及第一章部分。

  《土壤污染生态修复实验技术》

  作者:王友保

  ISBN: 978-7-03-0-9

  责任编辑:胡凯 许蕾

  《土壤污染生态修复实验技术》系统介绍了我国目前土壤污染与生态修复研究现状,并从土壤和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土壤基本理化因子分析、植物对环境污染的耐性与可塑性、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及富集测定、土壤动物分析、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呼吸强度的测定、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和吸附解吸特性检测、土壤微生物分析等方面介绍目前土壤污染与生态修复研究的一些实验技术。

  本书可作为土壤学、生态学、生物学、环境学、地学、林学、园艺学等专业教学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供其他相关科技工作者参考使用。

  本书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目录

  前言

  第1章 土壤污染与生态修复现状 1

  1.1 土壤污染类型与污染现状 1

  1.1.1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 1

  1.1.2 土壤污染的类型及特点 2

  1.1.3 土壤污染的危害 6

  1.2 土壤污染修复及其发展 9

  1.2.1 土壤污染的修复技术 9

  1.2.2 土壤污染修复的发展趋势 17

  1.2.3 土壤污染防治的其他建议 18

  第2章 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技术 20

  2.1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20

  2.1.1 土壤样品的采集 20

  2.1.2 土壤样品的制备和保存 23

  2.2 植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25

  2.2.1 植物样品的采集 25

  2.2.2 植物样品的制备 26

  2.2.3 植物样品的保存 27

  第3章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实验技术 29

  3.1 土壤水分测定 29

  3.1.1 烘干法 29

  3.1.2 酒精燃烧法 30

  3.1.3 土壤墒情的鉴别 30

  3.2 土壤质地的测定 31

  3.2.1 比重计速测法 31

  3.2.2 土壤质地手测法(野外快速测定) 36

  3.3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测算 36

  3.3.1 土壤容重的测定 36

  3.3.2 毛管孔隙度的测定 39

  3.4 土壤结构性状与土壤团聚体组成的测定 40

  3.4.1 土壤结构的类型 40

  3.4.2 土壤结构的观测 41

  3.4.3 土壤团聚体快速测定方法 43

  3.5 土壤有机质的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 44

  3.6 土壤中氮(全氮和有效氮)的测定 46

  3.6.1 土壤全氮的测定(半微量凯氏法) 46

  3.6.2 土壤有效氮(水解氮)的测定(碱解扩散法) 49

  3.7 土壤中磷(全磷和速效磷)的测定 50

  3.7.1 土壤全磷的测定(HClO4-H2SO4 法) 50

  3.7.2 中性和石灰性土壤速效磷的测定(碳酸氢钠法) 52

  3.7.3 酸性土壤速效磷的测定(NH4F-HCl 法) 54

  3.8 土壤中钾(全钾和速效钾)的测定 55

  3.8.1 土壤全钾的测定(NaOH 熔融-火焰光度计法) 55

  3.8.2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醋酸铵-火焰光度计法) 57

  3.9 其他土壤因子的测定 58

  3.9.1 土壤pH 的测定(电位法) 58

  3.9.2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电位法) 59

  3.9.3 土壤水溶性盐总量测定(电导法) 61

  第4章 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与吸附特性 63

  4.1 土壤样品的消化与重金属含量测定 63

  4.1.1 土壤样品的消化 63

  4.1.2 土壤重金属含量检测的常用方法 64

文章来源:《生态毒理学报》 网址: http://www.stdlxbzz.cn/zonghexinwen/2021/0708/1559.html



上一篇:公众科学日涨知识啦!生态毒理学研究什么?如
下一篇:河北秦皇岛湾北戴河段荣膺生态环境部“2021美丽

生态毒理学报投稿 | 生态毒理学报编辑部| 生态毒理学报版面费 | 生态毒理学报论文发表 | 生态毒理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生态毒理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